常與黃斑部病變混淆 飛蚊症宜就醫 2012/10/31 自由時報
飛蚊症是眼科相當常見的症狀,它的命名很貼切傳神,不少病人在發病前就有概念,一旦罹病都能在第一時間馬上就醫。飛蚊症通用於華人地區以及母語夾雜有漢字的日本,歐美人士稱飛蚊症為浮游物,醫學上則稱為玻璃體浮游物或玻璃體混濁。
儘管飛蚊症的病人非常多,國內、外的醫學遲至近年才有更深入的研究,發現有不少飛蚊症不會讓人感覺到『眼前有蚊子在飛舞』,而是以其他奇怪的病症表現,顯查後發現
原來是玻璃體混濁作祟,也就是華人所說的飛蚊症。
以下列舉幾個情況說明:
1.視物扭曲:看東西會歪七扭八的,這是因為視線穿過某一片玻璃體混濁,產生亂折射,落在網膜的影像變彎曲不規則,這現象時而出現,時消失,有時還會翻滾,令人心煩。視物扭曲原是黃斑部病變的典型症狀,但黃斑部病變除了視物扭曲之外,常辦小視症(看東西會變小),中心暗點(注視點暗暗的)、視力下降,而且症狀持續存在不會變動。
2.影像不穩,星波浪狀:看到的東西某一部份好像波浪起伏跳動,這是因為視線通過飄動的後玻璃體膜,投射在網膜剝離波浪狀視力,但網膜剝離的波浪狀視力通常經過一夜睡眠,隔天起床後會消失,接著因為活動而再出現;飛蚊症的波浪狀視力則無此現象。
3.視野中有某部分看來像碎玻璃反光而覺得刺眼:如果光線恰好通過纖維化的薄膜狀玻璃體混濁就會產生此現象,角膜病變也可能會有此現象,但會有更多的刺激症狀,如:畏光、流淚、異物感等。
4.注視點似被一層薄膜擋住、揮之不去:這是因為視線通過新形成而成混狀的某一坨玻璃體混濁所致。又因為整個玻璃體尚未完全被液化,所以混濁固定不動。
以上這些情況很容易與視網膜疾病,尤其是黃斑部病變的症狀混淆,醫師也會做一些特殊的檢查,乳網膜疾病的可能。無論是飛蚊症或是玻璃體混濁的診斷,主要還是靠病人的主觀感受。病人最好把實際看到的畫下來提供給醫師『按圖索驥』。才能早日確定診斷,早日獲得妥善的治療。
(本文作者為新北市板橋區蔡武甫眼科診所所長)